首页 > 侨乡 > 正文

【视频】龙湾古堡·城市文化客厅媒体行

欧华信息网2021-11-26

  (欧华信息网 陈静)近年来,龙湾“古堡·城市文化客厅”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古堡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书法文化等品牌资源,以永昌堡上仓1号建筑为核心,将周边羽毛艺术馆、非遗传承基地、文化驿站、百年广进祥展厅等连点成线,打造龙湾特色“古堡·城市文化客厅”,辅以展览、培训、沙龙、分享会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和分享文化成果。
  11月26日下午,龙湾古堡·城市文化客厅媒体行在温州市龙湾区永昌堡举行,此次活动由温州市龙湾区文广体旅局主办,活动通过向媒体介绍展示永昌堡以及在永昌堡之内的城市文化客厅,和永昌堡周边的非遗传承基地、百姓书屋、文化礼堂等文化建筑,深入挖掘、弘扬永昌堡蕴含的爱国爱家、自强不息的抗倭民族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展示地域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化共建共育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教化功能,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龙湾区是温州市的“东大门”,处于浙南闽北的海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其山海相嵌、文脉深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古堡·城市文化客厅”项目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新城村永昌堡内。永昌堡为明城堡,始建于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其不但是兼具军事色彩和人居生活色彩的私家抗倭城堡,更是温州地区明代丰厚人文内涵的文化中心,及建筑特色的滨海型浙南水乡。永昌堡建筑雄伟壮观,学风浓厚,百年来人才辈出,堡内名人英雄事迹多有流传。
  据了解,温州市龙湾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重点,紧扣文旅融合这个中心环节,提供优质的文化、旅游和服务,打造“古堡·城市文化客厅”,让文化建设、旅体发展再上新台阶。
  “古堡·城市文化客厅”是龙湾区文广旅体局在探索基层文旅融合时推出的一项全民技艺参与普及行动,它的运行实施突破了文化阵地服务和旅游阵地的各自局限性,让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真正融合起来,让游客在景区游玩时也能随时能享受到贴心便捷的文化服务,也让游客在感官视觉和心灵上都走出家门到更远的地方,让诗和远方真正融合。
【视频】
 
参观点
  环海楼。位于永昌堡东面,因“环海为池、适揽朝宗之会”得名,占地 700 多平方米,为永昌堡规模最大的城楼。建有瓮城、二重城门,内有暗道、炮孔,北东南安放火炮,利用防御,曾历经多次战事,在防御倭寇入侵时起重大作用。瓮城。附环海楼而建,与城墙连为一体,因圆似発,故称発城。当敌人攻人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对敌人形成(瓮中捉警)之势。传当年倭寇来侵时曾在総城南门用火烧一月有余,城门断裂后,见里面还有一城门,遂退。现城门还留有火烧痕迹。
  通市门。永昌堡北门,因直通集镇都市故命名通市门。曾为战时指挥部,占地约 50 平方米,设有闸门二重防护。楼上建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歇山顶的谯楼,门面砌以青砖。通市门虽经战乱,但经多次维修基本保存完整。城墙。高 8 米,基宽 3.5 米,周长 2688 米。设水陆各四门,谯楼四座,城堞 908 个,敌台 12 座,城墙内外壁均用条块花岗石斜叠,中间充填片石,并用流水将黄沙灌入石隙。城墙建成后,有效地抵抗倭寇入侵,保一方乡土平安。
  敌台。永昌堡城墙上设有 12 座敌台,突出城墙 3 米多。部分敌台设上下二层,上层设暸望孔、雉堞、可暸望、射击、贮存薪柴。遇有敌情,日间焚烟,夜间举火可作为联络,相互救援。下层空心处亦设暸望孔,炮窗,可休息,日夜观察敌情或出其不意袭击敌人。
  王氏宗祠。是英桥王氏八世祖王澈独资所建,位于永昌堡内北门。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占地面积 86607平方米,七间三进,前进有三间石碑楼一座,中进仪门五楹,后进三楹,旁分左右二厅,廊庞七楹,环列左右,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结构之安祥,镌刻之精微,保存之完整,确系浙南罕有。因此,有“江南故官”之美称。内部结构更是旷世一绝,其飞檐、斗拱、吻兽、梁架、荷花抱梁等,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王氏大派宗祠。位于堡内东面,下河西岸,与环海楼隔河相望。据文献记载,宗祠建于明成化元年至三年(1465-1467),比城堡还早90 余年,是堡内最早的建筑之宗祠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 1155 平方米,现由前厅、天井、南北厢房、正厅组成四合院式。前厅、厢房于 1988 年修建为单层仿木钢筋混凝土建筑。天井原为青砖铺地,现三分之二改用水泥抹面。正厅阔九开间,东西各带三耳房,明间进深四柱十檩,五架梁带前双步后三步,前檐出一跳承挑檐檩;次间中柱落地,前后分心,梁架结构与明间类似。屋面硬山顶、三山式、稍间、尽间略低;盖瓦筑脊,脊翘灰塑鸡儿头,檐前置勾头滴水。
  世大夫祠。俗称上川祠,位手堡内上仓浃西首,坐北朝南,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占地 2450 平方米,木料结构,两进加厢。是王叔果兄弟的家庙,因其祖父王溪桥,叔父王激及兄弟俩全家三代荣誉大夫,故名四大夫祠。祠前左右放石狮一对,外有围墙。头进门上方有明万历钦锡(世大夫)祠匾,两侧加轩。中堂有三楹,上有万历皇圣旨。祠西围墙边原有水井一口,现已不见。1982 年,自筹资金修复一新,并在中堂建成抗倭纪念堂,将抗倭史绩陈列其中。
  都堂第。都堂第位于堡内御史巷 1 号,原为明嘉靖年间督察院右佥都御史王诤故居,始建于明隆庆年间(约公元1570 年)。都堂第三面临水,坐北朝南,有七间两进,中后院各有轩房三间,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青砖花岗石。整座建筑端庄典雅,所有结构精致讲究,但不失朴实无华,被专家称作“型的明清东南沿海水乡人家布局”。2002 年 5 月,由意大利普拉托省牵头,联合法国巴黎市和西班牙阿利坎特市选择温州作为合作城市向欧盟申报“亚洲城市项目”,修复都堂第。2003年9 月,都堂第修复工程正式进场施工,2004 年 11 月,该工程通过了亚洲城市项目终期评估。
  状元第。位于状元里 18 号,坐北朝南。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系万历年间状元王名世故居。建筑布局二进四厢合院式,占地面积 2092 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排列为门台、前厢房、前厅、内厢房、正堂,主体建筑结构保存完整。
  左昌桥。左昌桥位于上河北部,靠着上仓浃,石拱单孔结构。因桥孔呈圆形,又名洞桥。系王叔果兄弟于明万历四年(1576 年)所建。桥长 12 米,宽 3 米,桥面均为长条石板铺成,石上凿有花纹。
  联芳桥。位于堡内上河中部。花岗岩单孔结构,东端呈蛙式梯道。铺以长条石梯步,行人两侧上下走动,非常方便。南桥板侧刻有“联芳桥”三字。北桥板侧刻有“大明成化乙酉王廷善建”10 个字。
  英桥王氏家风家训馆。2017 年 8 月,温州首个家风家训馆在龙湾区永昌堡揭牌开馆。开馆以来,来自全市各地的党员干部陆续参观了英桥王氏家风家训展馆,相关报道被中央纪委点名表扬。英桥王氏家风家训展馆以英桥王氏及永昌堡人民抗倭历史为背景,设置了展板区、互动游戏区以及观影区,将 12000 余字的《王氏族约》家风家训所蕴含的“为官体国在乡惠里”的家国情怀和“崇儒重教勤俭守法”等家训渗透在王氏家规和家风故事中进行展示,以声、光、影结合的表现形式来展现龙湾区优秀家风典范。龙湾区英桥王氏家风家训馆还率全省之先推出了首个家风家训线上微展馆,让优秀的家风家训成为网络空间的好声音、正能量。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不限时间、不限地点、无障碍地观看英桥王氏家风家训馆的精彩内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329950955@qq.com
【 责任编辑:少琼 】
此篇图文报道按照原新闻网站复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