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东瓯史,半部在河港”。一部图文并茂,以诗证史,以图证物,文物互动,诗文互融,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与历史文物,阐述历代温州人的甄水寻梦、千载商港、水利工程、山水都市、历史人物、人文遗迹等的大型丛书《雁山瓯水——千载商港史诗画卷》近日出版面世。
温州是一座东南沿海山水城市。南朝梁丘迟于《永嘉郡教》,评论温州地理环境“控山带海,利兼水陆。实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会”。
《雁山瓯水——千载商港史诗画卷》一书展现在广大读者眼前的是一部以书写瓯江山水诗之路的新篇章为主题,提炼温州山水城市的地域历史人文意涵,全方位展示温州历代先贤遵循自然、改造自然的人文精神,蕴含着温州人的自然与人文精神历史积淀的审美情怀与生存智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全面认识温州山水城市的整体性文化视角。
该书“一河横亘联三江”部分,深化解读绘制于元朝,现收藏在瑞士尤伦斯艺术博物馆的《江山胜览图》与瓯江山水诗之路。书中从“瓯水寻梦”开始,描绘南宋温州太守沈枢修建塘河路,讲述永嘉开河记、重修南塘记,图说三江奔流图、江心孤屿、三垟湿地、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尤以“围塘筑堤”为题图说了被誉为“东海第一堤”的永强堤塘建设全过程。
该书“雁山瓯水利四方”部分,从远古传说中就有关于先民治水和开凿温州塘河的故事说开,介绍了誉为“东南第一”的雁荡山、《山海经》中的瓯居海中和郭璞、谢灵运与温州史诗;以“山光水色”为题介绍了诗意大罗山中的仙岩、瑶溪、茶山、天柱;以“水乡古韵”为题介绍了塘河沿岸的民间工艺。
“温州好,贾客四方民。”清代孙扩图在《江南好》中点赞温州。该书“千载商港通天下”部分从历史上温州的水上交通、农产品、手工业品发展以及港口经济腹地等方面,略述温州形成繁荣商港且经久不衰的史诗篇章。如以“千年商港”为题,介绍温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节点,以港而生,由港而兴,荟萃天下英才,造就百工之城,从“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的嬗变。
作为东南发育成熟的丘陵地貌,温州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该书“河畔遗存余犹在”部分,用塘河作为一条线索,把琐碎的古迹串联,让文物的阅读显得不那么生硬与枯燥;同时在文物之外又给读者们提供更广泛的思考、研究的空间。
温州河港给历代的诗人与画家们提供了艺术创作的灵感。该书“河港兼备文化盛”部分,解读了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诗意为何来自温州?“永嘉四灵”的诗风为何会出现在温州?现代画家林曦明的水墨画就是温州水的符号?它说明了温州河港水是温州人的性格和智慧,温州河港是温州人的情感。
据该书主编翁锦武介绍,我市一批老同志、专家学者对温州山水有着“十年磨一剑”的情怀,此次通过深化解读《江山胜览图》与瓯江山水诗之路,对探索千载商港历史的文化元素,续写温州创新史,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他们收集展出300多件/套展品和数百张彩色图片,辅以多个数字影像和互动项目。该书以16开版,全彩色图片,全书310页,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温州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出版。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以诗证史 以图证物
《雁山瓯水——千载商港史诗画卷》出版面世
黄松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329950955@qq.com
【 责任编辑:少琼 】